如果說在老外眼中,海外華僑華人過去示人的形象是“三刀”(菜刀、剪刀、剃刀)的話,那麼,如今這種形象已經悄太平洋房屋然轉變為“三師”(工程師、醫師、會計師)與“三家”(科學家、企業家、發明家)。
  這種說法出自8月5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報告(2014)》(以下簡住商不動產稱報告),這是國內首次發佈針對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群體研究的報告。報告初步估算,在5000萬華僑華人中,專業人士約有400萬,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海外華人群體,這個行業分佈以高新技術、教育、金融等領域為主的特定人群常被看成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和科技變革的引領者。
  藍皮書著者之一、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份報告會讓更多的人知道“原來我們外面還有這麼大一個(人才記憶體)金礦”——
  報告結合多家機構和學者的研究統固態硬碟計,認為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數量接近400萬。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國(240萬,含華裔)、加拿大(26萬)、歐洲(80萬)、新加坡(10萬)、日本(9萬)、澳大利亞(8萬)、新西蘭(6萬)等。
  “怎麼樣充分利用這個寶貴的人才庫,是我們要提上日程的一外接式硬碟個重要問題。”王輝耀說。
  海歸人才的作用,有諸多數據可以佐證。比如,中國科學院1955年的首屆172名學部委員中有158名是海外歸國人才,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23人中有21人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改革開放後,在中國科技相關管理部門推出的“863”計劃和“973”計劃中,其首席科學家、課題組組長絕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後留學歸國人才。從2012年度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來看,在自然科學獎第一完成人中,海歸人員的占比高達56.1%,可以說他們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
  不過,王輝耀說,高精尖人才回歸的比例還不是特別高。根據美國的相關數據,2007年回國的工科博士大概在8%,2011年達到15%。儘管有各地人才引進政策的不斷推動,“但畢竟還是大部分在外面”。
  報告顯示,當前海外華裔高精尖人才總數接近3萬,除此之外還有100萬以上正處於事業發展期、在中國出生的海外優秀人才,以及總數不低於100萬的海外華裔人才。
  然而,把這些專業人士吸引回國並非易事。
  王輝耀說,當年的留學生,大多是出去讀研究生,年齡比較大,在國外看的多是中文報紙,去的是唐人街,和中國人“混”在一起,“很難真正融入當地的社會”,更多是獲得一些知識就回來了。
  如今情況變了,他說,現在出去的一代,一者語言上不存在大問題,二者觀念上,留學者多是從小看好萊塢大片長大的,很容易適應。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青年報曾有一篇題為《第五代》的報道,描繪了改革開放後第五代中國留學生的面貌。王輝耀認為,當前青年留學生仍然是第五代,但以2000年為分界,第五代留學生又被分為兩撥。老的一撥,經歷了“狂熱的年代”,常常有很多反思;而新的一撥所處的生長環境可以說是“順遂”,雖具備了國際化的意識,但是在反思精神、使命感和批判意識方面不如老的一撥人。
  如果說老一代華僑華人可能因為思鄉情結或者適應不良而回國發展的話,那麼新的一代則主要考慮的是國內外經濟因素,特別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經濟機遇、工作機會,以及祖國對於其專業技能的需求增加。
  因此報告針對華僑華人專業人士迴流的一些現實壁壘提出建議:希望降低華僑華人出入境方面的壁壘,完善華僑華人迴流後的社會保障機制,靈活借鑒國外模式來完善國籍制度。
  當人們還在討論留學移民潮和海歸回國潮哪個更為強勁時,王輝耀和他的團隊發現,真正的趨勢是循環,“就是大量的人回來,也有大量的人出去”,大進大出,形成循環。
  一方面,年輕一代的留學生回國率比以前有所提高,他們的家庭條件普遍較好,不會覺得中外差距太大,“既熟悉東方又瞭解西方”,樂意回來做國際化人才。另一方面,留學生出國的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初中、高中就出去了,覺得環境適合的話,就留了下來”。
  報告中的一項調查顯示,50%的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願意選擇在中國和目前居住國之間做“海鷗”,也就是進行跨國環流。
  “想回來的人是有的,但最大的問題還是‘重引進、輕使用’,人才引得進,但是留不住、用不好。”儘管王輝耀的團隊在報告中提出了詳盡的政策建議,但他認為最需要的其實是觀念上的轉變——中國需要從過去30年主要依靠海外華僑華人吸引外資參與中國建設轉型到未來30年重點依靠他們吸引‘外才’來華參與中國發展。
  他認為,現在各地的概念還停留在“招商引資”階段,如今我們不差錢,各地真正缺的是人才,“要改進機制體制,過去靠吸引外資來推動,現在可能要靠吸引外才,靠國際化人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王輝耀說。  (原標題:坐擁人才金礦我們該怎麼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ckqlk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